名词解释:郭熙的"三远"论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8 15:04:08
急用

呵呵
也就是;高远、平远、深远

北宋画家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,在思想理论上创立了“三远论”。它不仅概括了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对空间关系的处理,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空间审美意识。“三远”中的“平远”之景,尤其受到画家的青睐和重视,在文人、士大夫的情思之中,“平远”的山水画含有更丰富的意境。
关键词:《林泉高致》“三远论”

《 林泉高致集》是北宋画家、史论家郭熙的一部论述山水画创作的专著,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及哲理性,为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卓有见解的著作。
宋代艺术内敛而思辨,单纯的水墨取代了灿烂的色彩,典雅沉静代替了激烈和奔放。在儒家思想、老庄哲理和佛家的空寂糅合在一起的新儒学及禅宗的盛行之下,其文学艺术受到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此时的山水画已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,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,在思想理论上提出并创立了高远、平远、深远的“三远论”。

三远:山水画技法名。

北宋郭思纂集的《林泉高致》载其父郭熙之说:“山有三远:自山下而仰山颠,谓之。‘高远’;自山前而窥山后,谓之‘深远’;自近山而望远山,谓之‘平远’。”

实际上是朴素的透视法。